唱响特色产业发展进行曲
分类:阿坝新闻 阿坝日报

唱响特色产业发展进行曲

——壤塘县茸木达乡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侧记

■何倩 记者 泽英

仲夏时节,记者走进壤塘县茸木达乡,蓝天碧透、群山秀美,处处皆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茸木达乡积极发展棒托石刻公园文旅经济产业品牌和茸木达高原特色农产品经济产业品牌,积极探索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整合各村力量和资源,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截至目前,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惠及全乡208户87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

以文兴旅文旅融合

走进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石刻碑文墙在阳光下显得斑斓夺目,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棒托石刻大藏经旁的油菜花和芍药花开得正盛,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赏、拍照游玩。

“景色很美,佛塔也很壮观,回去后我会告诉朋友们,让他们也一定来看一看。”一大早,来自美国洛杉矶的游客Carol ann bouche和伙伴Jeffrey brad ochroch就来到棒托石刻公园拍照留念。

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2018年8月,壤塘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的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文化旅游景点全面建成。茸木达乡依托棒托石刻公园文化旅游景点和棒托石刻大藏经、棒托寺等文化旅游资源,立足乡情基础和G227线交通枢纽优势,植根于壤塘文旅产业发展战略,按照“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群众主导、经济提升”原则,在确保保持棒托文化景观群的原生态、宗教性、文化性和纯正性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棒托石刻公园文旅经济产业品牌。

此外,在打造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的同时,茸木达乡还打造了一个在风格上融入、旅游上带动、管理上创新的新型融入式民俗体验园。“我家以前的牧家乐就在棒托石刻公园腹地,但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来的游客也少。今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牧家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风貌改造,管理上也进行了升级,客人比以前翻了几番!”民俗体验园的老板二尖甲乐呵呵地说。

一枝独放不是春。下一步,茸木达乡还将以环棒托石刻公园周边民居楼为基础,结合原有的旅游接待示范点,发展一批具有特色的藏式民宿群落;利用非贫困户整合资金,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锅庄表演队伍,增加旅游看点、亮点,努力实现让游客“停下来”过境消费、“留下来”互动消费,以消费促进群众增收,以增收转变发展观念。

以“绿”促农助农增收

7月,行走在茸木达乡,漫山连片的豌豆长势良好,在甲拉村蔬菜种植基地里,村民劳动场面热火朝天,茸木达村大棚里的蔬菜刚刚挂果,洞窝村油菜田里花香四溢。该乡结合甲拉村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在各村原有农产品产业发展基础上,整合全乡闲散土地资源,化各村单打独斗局面为全乡统筹发展农产品种植品牌的产业集中优势,打造茸木达高原特色农产品经济产业品牌。

今年3月,该乡党委牵头成立了豌豆种植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以450元/亩的价格流转巴生村、茸木达村、啄坤村、甲拉村1061.54亩的闲散土地,租金共计47.7693万元,并在各村聘用贫困户进行耕地、撒种等田间管理。

“一亩地租金450元,耕一亩地至少可得70元,务工一天150元,划算划算。”格斯登今年流转土地18亩,租金可得8100元,他被聘请到流转土地里耕地,耕地务工所得4000余元,后期,他还可以通过田间管理在此务工增收。格斯登一家以前是甲拉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已于2018年底脱贫,得益于豌豆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可以有效巩固脱贫成效,还走上了致富之路。

“除了格斯登,全村贫困户都积极通过在流转土地中务工增加收入。”甲拉村第一书记李代军介绍说,全村共流转土地415亩,租金所得有18.675万元,5户贫困户耕地务工所得3.6万元,按照150元/人/天的务工费,全乡有16名贫困群众务工8天,田间管理务工所得1.92万元,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为该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
下一篇:今年浙江省计划投入4300万元帮扶黑水县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