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全力打造脱贫奔康转型发展“新引擎”
分类:凉山新闻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

凉山全力打造脱贫奔康转型发展“新引擎”

 

 光伏新能源,装扮新凉山。本报记者 阿克鸠射 摄

 光伏新能源,装扮新凉山。 记者 阿克鸠射 摄

 

凉山州,大山大水大资源,资源的优越性、多样性、独特性全国少有,堪称世界清洁能源黄金组合区域。特别是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尤为突出、潜力巨大。全州17县(市)均具备可开发水、风、光清洁能源资源条件。

 

与此同时,凉山又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如何走出“富饶的贫困”窘境?今年凉山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建设白鹤滩、乌东德、杨房沟等重大水电项目,以及风电基地、光伏扶贫等新能源项目……”

 

凉山风电,装载凉山“新引擎”。 本报记者 冷文浩 摄

凉山风电,装载凉山“新引擎”。  记者 冷文浩 摄


“水风光”开发

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从州发改委获悉: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各类电源装机2934.0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2903.95万千瓦,清洁能源占全州电源装机比重高达98.95%,是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大州。

 

全州清洁能源开发,使能源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清洁能源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目前,全州已建成水电站2608.3万千瓦,已建成风电场207.3万千瓦、光伏电站87.15万千瓦、垃圾发电项目1.2万千瓦;在建风电场182.6万千瓦、光伏电站4.2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新能源储备项目装机超过1500万千瓦。目前,凉山州风电、光伏项目建成规模、待开发的储备项目规模均居全省首位。

 

在德昌,从建风电场到建设凉山风电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围绕风电开发,一条清晰的产业链条已经在德昌成型。东方风电入驻德昌,填补了凉山州装备制造业的空白,同时带动了相关企业落户德昌,“可以说,德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经成为西南地区风电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园区。”

 

在国家级贫困县盐源,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目前在10个乡镇共15个场址加快建设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17万千瓦。2016年,盐源县光伏项目建成投产3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盐源县光伏电站成为全国较大的山地并网光伏电站基地。

 

以“十二五”期间为例,全州水电装机从446.5万千瓦增长到2526万千瓦,五年增长465.73%,年均增长93.15%;新能源从无到有,2015年装机达到113.3万千瓦,占全省同期装机容量的85.83%,成为全省新能源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十二五”期间清洁能源年均投资300亿元左右,均占当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以上,有力地支撑了全州经济快速发展。近3年(2016—2018年),清洁能源税收年均40亿左右,约占凉山州总税收的30%,且清洁能源税收和占比都呈逐年上升趋势。


大田村的希望 

光伏+农业

 

今年3月8日,冕宁县泸沽镇大田村1组村民阿育尔乐和村里的妇女们一道庆祝“三八”妇女节。望着远处山上那片明晃晃的光伏板,阿育尔乐脸上笑开了花。

 

大田村是个彝族聚居村,过去有38户贫困户,阿育尔乐家就是其中之一。丈夫兰布都在外打工,阿育尔乐在家种地照顾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5年9月15日,占地约300亩的大田1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在大田村开工建设。项目采用“农光互补”的模式,在利用太阳能板发电的同时还可利用板间和板下的土地空间种植油牡丹。

 

“光伏电站建设用工量大,我们就和项目方商量,让我们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到工地上打工,增加收入。”大田村村支书马精华说。

 

据电站负责人介绍,电站建设期间,当地村民在电站务工收入在20万元左右。当年12月30日电站并网发电后,当地部分村民又承担起了在电站进行电池板擦洗、电站除草、油牡丹维护等工作。

 

从那时起,阿育尔乐就开始在电站打工,家里又多了一项收入。

 

2016年,大田村整村脱贫。巩固脱贫成果,让贫困户不返贫、致富奔康成了头等大事。

 

马精华对此胸有成竹:“在电站务工让村民们有钱挣,但更重要的是发展产业。电站通道两侧及光伏组件下方种植了约160亩油用牡丹,一旦种植成功并打通了销售渠道,我们村就可以大面积种植,发展‘一村一品’,奔小康没问题!”

 

事实上,2016年以来,全州境内新建的光电项目都实行“光伏+农业”“光伏+畜牧”“光伏+渔业”等光农一体综合应用模式。特别是木里等6个国家光伏扶贫重点实施县,积极推进“光伏+”示范应用,探索实施精准扶贫项目。


助力“四好”

守护凉山绿水青山

 

凉山拥有林地6200万亩,仅木里县的森林蓄积量就占全省总量的10%、全国的1%,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现在,哪个还砍柴烧火做饭哦,那都是‘老皇历’喽。”西昌市黄水乡书夫村4组村民丰子跑,走进厨房准备用沼气做饭、炒菜。

 

西昌市黄水乡书夫村是一个彝族聚居村,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螺髻山脚下,全村整体经济条件较差。

 

过去,丰子跑和不少村民都住在高山上。俗话说,靠山吃山。那时候,丰子跑经常都要上山砍柴,背柴回家,烧火做饭。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书夫村实施了“1+1+1”生态扶贫项目,现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19口(其中建卡贫困户有13户),2017年又在本村异地搬迁安置点内修建1处沼气集中供气点工程,供气49户(其中建卡贫困户34户),该村沼气使用农户占适宜建池农户率达69%,建卡贫困户沼气普及率为59%。

 

如今,丰子跑搬下山,住进了新房。走进厨房,干净又亮堂。“以前做饭炒菜主要是烧柴,整个厨房都熏得黑黢黢的。”他说,“如今,告别柴火,干净又省事,好得很喽。”

 

数据显示,2018年,全州完成了农村户用沼气5220口,新村集中供气11处,并大力发展“猪—沼—果(菜、茶)”的庭院经济模式,每年可产沼气达243万立方米,所开发和节约的能源折算标煤1.89万吨,为农户减少燃料支出249万元,减少农药和化肥支出65.98万元。

 

同时,全州把农村沼气纳入“为民办10件实事”内容,结合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贫困村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贫困农户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环境保护进一步提高,大力助推了省级“四好村”的创建。( 记者 蔡晓华 程宗萍)

 

上一篇:快讯|全州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推进会议召开
下一篇:四川整改“大棚房”近万亩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