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沁”民心
分类:凉山新闻

QQ截图20190122101817

搬新家。 记者 冷文浩 摄

 

“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凉山短短几十年间巨大变迁的真实写照。

 

千年巨变,令人振奋,历史的车轮向前,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凉山大地,脱贫奔康任重道远,尤其是好习惯、好风气的养成需要久久为功。

 

“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的打响,让凉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乡村“贫困摘帽”的华丽转身,群众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可喜的变化无处不在。

 

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战役之中,凉山锁定移风易俗,聚焦精神脱贫,通过深化“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感恩教育等,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和“等、靠、要”思想,由物质层面脱贫向精神心理层面脱贫循序渐进地拓展。

 

如今,千里凉山,与时俱进,文明新风“吹”进了山乡村寨,移风易俗的理念根植在了每一位群众的心中。

 

“红白”改革

抓牢移风易俗的“牛鼻子”

 

“过去,我们彝家的红白事一办就是好几天,花销大,浪费也多。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什么都按规矩来,放心。”

 

为逐步破除农村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普格县辉隆乡块莫村“红白理事会”正式成立,看“稀奇”的村民围满了块莫村村委会活动室。

 

初冬的块莫村,田间地头,一片片白菜、青菜、圆根、萝卜、豌豆等蔬菜长势喜人,一栋栋彝家新寨的院坝上,彝族妇女们三五个一起,绣衣物,男人们聚在一起聊天,一起讨论移风易俗带来的好处。

 

块莫村四面环山,原本封闭的村寨,被盘旋在山上的硬化水泥路串联到乡里乡外,块莫村的人因此走出了大山,学会了勤劳致富的技术,养成了先进的文明生活习俗,昔日婚丧嫁娶攀比成风的块莫村由此变了,变成了一个健康文明美丽的幸福村。

 

移风易俗要移什么风、易什么俗,怎样“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大凉山各地开创新生活工作需要的“思考”和实际的“践行”。

 

移山易,移俗难。婚丧改革是移风易俗的“牛鼻子”,喜事、丧事中的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互相攀比是老百姓“娶不起”、“死不起”的穷枷锁,是老百姓致穷的一个祸根。

 

块莫村的这一“壮举”,抓牢了移风易俗改革的“关键”。

 

新的村规民约一出来,最先受益的是村民吉斯依呷家,他的老父亲去世时,按照新的村规民约,只能杀四头猪、2头牛,这似乎远远不够招待客人。后来通过亲戚的介绍,花18000元请了宁南县松新镇的汉族厨师来操办丧事,厨师通过他预定的人数,算了算,最多三头大猪和一头牛就够了。

QQ截图20190122112113

过去的“坨坨肉”改成炒回锅肉。戴自弦 摄

“还是汉族兄弟有办法!”吉斯依呷说,一是节省了人力,所有的餐具都由对方提供,包括炒菜、切菜、上菜都由对方包办;二是丰富了菜品,除了自己提供的猪肉和牛肉,对方还提供炒花生米、炒莲花白、凉拌菜等几个素菜,加上猪、牛肉和汤共9样菜;三是味道好,吃得舒服,把猪肉从过去的“坨坨肉”改成炒回锅肉,过去的“坨坨牛肉”改成红烧牛肉,汤里加点萝卜和酸菜,客人们吃得很舒心;四是节约了开支,总共算下来的开支还不到5万元,要是过去的做法,起码30万元才办得下来,整整节约了25万余元哦!

 

“有了民俗文化坝子后,我们家家户户的红白喜事都要在这里办,不仅节约了开支,而且还卫生。”村支书格及子曲高兴地说。

 

善良、好客、热情大方,是彝族群众的优点。但是过头了,互相攀比,形成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风气,不仅破坏生产力,还导致部分群众一夜致贫,这也是扶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

 

近年来,凉山各地相继探索出台了一些办法措施,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治理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

 

——甘洛县制定完善全县227个村《村规民约》,严格约束婚丧嫁娶攀比化、面子化,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盐源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措施,限制高额彩礼,将全县婚嫁彩礼控制在全州中下水平;

 

——雷波县在西宁片区试点推行婚嫁彩礼统一管理,将最高限额控制在8.6万元以下,形成了较为成功的“西宁经验”,

周边的马边、屏山等县纷纷借鉴推广;

 

其他县市也相继结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十项规定”,制定出台了相关办法,以巩固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同时,让村民们不仅有了光鲜的“面子”,更有了厚实的“里子”。

 

“力争到2019年3月底前,全州所有村(社区)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健全勤俭办理红白喜事的自治制度。”动真碰硬,凉山州民政局在全州开展村级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的建设工作,工作开展如火如荼。

 

“生活”改革

农村换新颜,村民笑开颜

 

QQ截图20190122112100

房前建起小花园。记者 冷文浩 摄

 

通村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农家小楼气派十足,田地里一片丰收的喜悦……彝州大地新时代的新农村,处处呈现新气象。

 

时代的脚步遍布脚下的这片土地,村民们的新生活早已和新时代紧紧相连。

 

走进甘洛县海棠镇正西村园区移民安置点,一排排漂亮的砖瓦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靓丽,勤劳的村民们用栅栏把屋外的空地围上,种上了新鲜蔬菜;村里随处可见的3D文化墙上写满了“勤劳俭朴者,处处可生财”等彝汉双语的标语。

 

“现在大家的观念变了,农村人的日子不能像之前那样将就,要学会像城里人一样讲究。”村民阿木巫呷笑着说,家里什么都有,客厅里沙发、电视、电冰箱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房间里还贴上了精致的壁纸。

 

住得讲究,生活也要讲究。阿木巫呷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人都爱卫生、讲文明,把自己、把家里、把村里都打整得干干净净。

 

“我们村的畜禽圈舍和住房分开集中建的,每家的畜圈都建在上面的‘养殖区’,烧水煮饭、取暖用的都是用集中供应的沼气和电。”为改善卫生条件,推进移风易俗,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老百姓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金阳县丙底乡布洛村正洛组把畜圈与居民区分开单独建设、集中管理。

 

村里的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没有了烧火的柴垛,也没有了散发臭味的粪便;村里还有为村民修建的公厕,既方便又卫生。

 

村民们感叹说:“如今的布洛村完全不一样了。”好住房、好风气、好习惯,让这个狮子山下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今日这般让人欣喜的模样。

 

移风易俗,贵在人人参与,贵在久久为功。移风易俗不是一件容易事,为此,通过全面开展“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主动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新风正气。

 

坚持教育与引导并举,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引导群众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从“五洗”做起,养成现代文明习惯。同时,锁定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目标,努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建设和脱贫群众的住房三改(改厕、改厨、改圈),针对传统陋习,抓好移风易俗。

 

这些工作的扎实推进,让脱贫攻坚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纵深推进,让全州贫困群众同步跨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快车。

 

“观念”改变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农民夜校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而且让我找到了致富的道道。”美姑县井叶特西乡阿尼村村民吉克小红看到签到本上自己签下的密密麻麻的名字时,自豪地说。

 

每当下午,阿尼村的农民夜校就会传出诵读《弟子规》的琅琅读书声,学员们在这里被分为“仁行”“义行”“礼行”3个小组,正认真倾听张艳双老师的讲授。

 

自2018年3月24日学习班开班以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热酷暑,学员们都会准时在教室等候,每天两小时,从没间断过。

 

“学员们一开始只有村组干部,在他们的带动下,后来越来越多的群众也加入了。”张艳双介绍道,“现在参加培训班的平均有30多位学员,有的学员已经会写三百多个汉字了。”

 

阿尼村农民夜校文化学习班以《弟子规》为教材,学习常用的汉字,并穿插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世、接人待物、修身治学等内容。

 

为了让学习班高效运转,村里还制定了《阿尼村农民夜校村民文化学习班方案》,建立党员积分激励机制,“第一书记”为学习班捐助2000元作为奖学金。

 

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农民夜校这个载体,不仅把致富的种子种到了村民们的心里,还提高了群众文化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影响他们对下一代教育的价值观。

 

藏乡木里,是凉山唯一一个藏族自治县。在雅砻江畔的木里县西秋乡日布佐村,住着一位质朴的苗族女子——王发莲。

 

“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那就只有努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经家徒四壁,生活陷入困顿的王发莲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打倒。在自主脱贫、自力更生思想的引导下,她借助县委、县政府大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鼓励建卡户自主发展产业,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扶持的大好时机,因地制宜,全力发展适合自身的特色产业。

 

她清楚地知道,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造血”比“输血”更能让她们真正摘掉贫困的帽子。为此,王发莲和日布佐村两委签订了脱贫协议,争取到了易地搬迁住房改造政策,还带头种植了3亩白芸豆和特色食用菌“羊肚菌”。

 

成功致富的她,不忘村民,把自己搞特色种植的技术倾囊相授,成为了大家口中的“技术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看着她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妇女转变成今日的模样,在王发莲身上已经看不到曾经贫困的影子,神采奕奕的她,眼里全是对于新生活的希望。

 

看着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战胜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她的脱贫之路,让我们看到了移风易俗,“观念”的改变对于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

 

2018年11月30日,布拖县开始了第二届“倡树新风 感恩奋进”示范户表扬巡视活动。来自全县各个乡镇、机关、村镇、社区、学校组成的“遵纪守法、移风易俗、诚信友善、尚学重教、清洁卫生、勤劳致富、劳务增收”7支队伍,沿着县城各主要街道进行了巡游,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展示了布拖脱贫攻坚、四好创建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

 

移风易俗,要改变的是村民“贫困”的思想,通过积极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新型农业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劳务技能培训,规范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坚持造血输血并重、扶贫扶志并举,以提高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为核心,理清脱贫发展思路,对症下药、结合实际制定贫困户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

 

移风易俗的新风,在凉山越吹越强劲。眼看着,大凉山一个个曾经的贫困村摘下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眼看着,曾经落败的乡村变成今天的美好模样,村民们安居乐业,富民产业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凉山大地到处都是移风易俗带来的改变,到处都在述说着关于“春天”的故事。

记者 白明云 陈国盼

上一篇:凉山州三单位登榜“全国标准化林业工作站”
下一篇:苏嘎尔布:坚决扫除毒品这只脱贫奔康路上的拦路虎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