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包利英) “先把片子拿过来给我看看。把两个胳膊举过头顶,平时走路累不累啊?这个需要手术。”8月17日,由玉树州残联牵头联合北京智善公益基金会、四川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开展的“中国梦∙脊梁工程脊柱畸形大型义诊救助活动”在玉树州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举行。来自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博士和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骨科专家阿尖措等医疗专家组现场坐诊。
据了解,脊柱侧弯在医学上的准确定义是脊柱在冠状位的弯曲,如果度数超过10度,即称为脊柱侧弯。文献报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发病率约1-3%;而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在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更是高达60%。
在当天的义诊中,共有来自全州各地的脊柱畸形患者52人接受了义诊,符合手术治疗患者36人,其中17岁以下19人。智善公益基金会将对每名可进行手术治疗的贫困脊柱畸形患者,提供2—5万元的医疗费用捐助。为使此次公益活动取得实效,我州各级残联积极组织广大患者有序接受筛选检查,全方位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
据玉树州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罗松才仁介绍,自2016年以来,在州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协调下,全州各级残联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省内外医疗卫生健康机构、社会公益机构,在各方支持帮助下,开始牵头组织实施脊柱侧弯精准医疗扶贫救助手术项目。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实现了自主选择就诊医院、专家坐诊手术。鉴于患者手术治疗费用较高(平均每名患者需20万元)的实际,州政府为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对患者及其陪护给予了就医往返交通、住院前两天、出院后两天住宿及就医期间每人每天30元伙食费补贴;同时,通过落实医保报销、民政大病救助和以北京智善公益基金会为主的社会公益组织捐助、协调各手术医院予以补贴等措施,尽最大努力实现了患者零支付。
截止今年8月份,全州先后组织脊柱侧弯专项筛查服务6次,共实施完成医疗手术救助104人,投入医疗救助资金1560万余元,极大地减轻了贫困患者的经济负担,收到了良好的扶贫救助成效,有力推进了“一优两高”,真正实现了“康复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