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一万多个水源样本背后的故事
分类:玉树新闻

6月5日,玉树市甘达村。天刚刚放亮,空气中弥漫着牛粪火的芳香,袅袅炊烟升起在甘达村上空,扎曲河在晨光中蜿蜒流淌。
甘达村距离玉树市二十多公里,十余条山沟分布在扎曲河两岸。扎曲河是通天河的重要支流,这里也是玉树市的饮用水水源地。
一座古朴的院落坐落在甘达村村口,院落有意保留了藏式建筑特有的石砌工艺。这种工艺在甘达村已不多见,这使得这栋建筑在甘达村整齐划一的建筑群中,显得格外醒目。院落的门楣处木质的牌匾上铭刻着“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社区服务站”的字样,扎西多杰的三江源水源档案馆就在这个院落中。
档案馆里收集了一万多个三江源区河流的水源样本和与之相匹配的一万多份水源资料,扎西多杰曾经是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他也是玉树当地的民间环保志愿者。
三江源水源档案馆的建立,起源于亚洲水源保护计划。扎西多杰说,三江源不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而且还是亚洲多条大河的源区,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关系到整个亚洲的生态安全。
2016年,扎西多杰决定以甘达村为起点,对三江源区的水资源作一次系统的调查。
“我之所以选择甘达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甘达村地处长江源区,甘达村前的扎曲河对长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保护好甘达村的水资源,就是在保护长江。”扎西多杰说。
扎西多杰请志愿者花了两天时间,在甘达村多条山沟调查水状况。考察完甘达村的水源地后,扎西多杰又发动志愿者用两个月的时间,从自己家乡的水源地采集水源样本,并对样本配以文字记录,这是三江源保护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间水资源调查。
“这些文字记录很详细,除了水源地的经纬度、采集时间外,还有附近牧民生产生活的情况以及民间与水有关的传说 。”扎西多杰说。
这些水资源样本为三江源的水资源建立起了一整套档案,也为扎西多杰谋划中的《三江源区水资源民间生态样本》的写作提供了资料。
“有的水源地已经干涸,我们就把水源地的沙子取回来。”扎西多杰拿起桌子上的一小瓶沙子说:这是一种警示。
   当一万多瓶来自三江源区的水源样本汇集到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时,扎西多杰从中更多地看到了一种责任。“我想利用水源档案在民间发起保护水源地的活动,更好地促进长江源区水资源的保护。”
扎西多杰以协会为依托,在民众中开展了保护三江源水资源的教育活动,随后他又将甘达村志愿从事环保的青壮年牧民组织起来,成立马上环保队,对甘达村附近的水源地展开保护工作。
目睹了志愿者们收集的标本,尤其是那些特殊的已经干涸的水源地沙土标本后,甘达村百姓自觉维护水源地的积极性更高了,保护长江水源已然成为甘达村牧民的自发行为。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一万多个水源样本背后的故事

水让人充满敬畏,更让人敬畏的是,扎西多杰作为一名民间环保志愿者保护长江源生态环境的热情和决心,采访组将一瓶取自长江北源楚玛尔河的水样本送给了水源档案馆。扎西多杰兴奋地说,藏语中,楚玛尔河是红色河流的意思,红色是一种吉祥的颜色,祝愿长江永远吉祥。

上一篇:扫黑除恶@乱象整治丨治多:深入各虫草产区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下一篇:【扫黑除恶】治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活动进联点村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