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达日脱贫攻坚探索:较真碰硬 全面“清零”
分类:果洛新闻 青海日报

青海达日脱贫攻坚探索:较真碰硬 全面“清零”

  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巴颜喀拉山横贯全境,一年之中无明显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冷季长达8个月,且气候寒冷、风大雪多极易成灾。

青海达日脱贫攻坚探索:较真碰硬 全面“清零”

  这就是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气候环境,作为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治理地区之一,由于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交通不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加之牧民群众生产无技术、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1992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县,1994年确定为国定贫困县,2002年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县。

  达日县共有9乡1镇33个村,2016年精准识别出贫困村1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60户9830人。三年来,通过实施精准脱贫“八个一批”,2018年全县退出6个贫困村,脱贫1495户6028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了6510元。

  “贫困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全县水电路基础设施和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有了质的提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解决。今年年底剩余的7个贫困村、1219户3802人实现脱贫,将是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硬骨头。”

  达日县委书记牛得海说,目前,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是否顺利通过第三方考核验收,还有大量的细节工作要做,任务依旧繁重。能否彻底打赢这场硬仗,关键还是看干部,有没有决心,有没有勇气,敢于较真碰硬,解决面临的困难,打一场脱贫攻坚、全面“清零”的翻身仗。

  易地搬迁,扶贫成果显现

  十月的达日,已完全进入冬季,时而大风席卷,时而白雪飞扬。清晨,鹅毛大雪飘过后,天空露出一片片湛蓝。初升的阳光照耀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岭格社区,整齐划一的两层藏式小楼绵延数里,成为县城新的景观。

  “这两天在县城找了一份卸货的工作,每天能挣150元。”临近中午,40岁的赛措回到岭格社区的家中,与记者偶遇。“家里共有4口人,大儿子已经成家,两个小孩子一个上幼儿园,一个就在我家对面的民族中学新校区上学。”

  以前,单亲母亲赛措居住在50公里外的草山上,家里没有牲畜,只有3公顷草场。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她在县城租了一间很小的房子,她说:“这里人多活多,打零工挣钱的机会多。”

  2016年,赛措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首批安置到了岭格社区,分到了一套79.5平方米的藏式风格的二层楼房,还配套有围墙、大门、煤房、水电暖厕等设施。

  一向勤快的赛措将自己家收拾得干净利落,去年还添置了一套价值万元的藏式家具。“现在,我也加入了草原管护员队伍,一年有21600元的固定收入,平时打点临工能收入个几千元。如果没有政府帮助,我想一辈子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

  岭格社区作为达日县最大的扶贫安置点,共安置贫困户695户2558人。社区不仅配套了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还修建了学校、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就学、就医、社会保障和群众安心生活、生产的“三个便捷、两个安心”目标。

  而县城另一端的丹玛社区,14栋单元楼房已实现100%入住。达日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崔保介绍:“这里的户型有50至128平方米五种,贫困户根据家庭人口选择入住,如今已安置465户20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记者看到,丹玛社区的幼儿园已建成,排水、市政管网、小区硬化和绿化及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同时低压电网入户工程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有望11月份竣工。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全县2660户983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1960户7979人搬到了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交通等基础设施便利的县城或乡村居住,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就地发展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

  培训就业,脱贫增收捷径

  如果说搬得出、住得下,是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解决了闭塞的交通和落后的基础设施。那么实施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培育扶贫产业,提高就业率,则关系到贫困户稳定脱贫和长远持续发展。

  今年八月,达日县查毛岭酒店开业,18岁的窝赛乡依隆村女孩玛久,经县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两个月封闭式培训后,她和2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定向被酒店录用。

  两个多月的试用期中,由于工作认真出色,玛久升任为餐饮部主管。以前由于全家5口人无草场和牲畜,家中生活拮据,初中一毕业的玛久到处打工,由于无一技之长,收入微薄。

  自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全家搬到了丹玛社区80平方米的新家,玛久的父亲也通过培训在县信用社应聘为保安,姐姐被录用为辅警,一家人仅工资收入一年达到5.5万元,去年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走进达日县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指导中心和扶贫产业(牧区电商)孵化基地,模拟酒店服务的课堂上,老师正给学生教授餐桌摆放和服务礼仪。

  中心负责人兴军介绍,只要贫困户自愿提出申请,经村委会、乡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局审定,就能免费到这里学习,参加“一对一、手把手”的培训,并由中心推荐到就业单位。

  去年开始,中心通过“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0名,课程有酒店客房服务、汽车维修、保洁、安保等内容。当年转移就业130人,就业率达87%。

  今年,中心又增设摩托车修理、藏式烹饪、藏式手工艺品制作、美容美发、德昂洒智书法、电子商务、电梯维护保养、缝纫及保洁环卫等专业,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就业渠道。

  特别是民族特色商业步行街、酒店、汽车保养中心、农贸市场、休闲广场、观景台以及集文化、购物和休闲为一体的精准扶贫商贸旅游产业园,覆盖74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分红达600元。目前,产业园区内已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名,就业工资增收达238万元。

  较真碰硬,确保“清零

  10月13日,周日,达日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一楼大厅内悬挂的倒计时牌,一秒一秒逼近第三方考核验收的时间节点。

  扶贫开发局办公室内依旧是全勤上班。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重大政治任务,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也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全县上下正拧成一股绳,全力向全面“清零”冲击。

  崔保说,为强化脱贫攻坚领导机制,全县创新了“1376”脱贫攻坚新模式,即在“1”个精准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体系下,采用“全面总攻、全面冲刺和攻克堡垒”“3”种方式,“7”个作战小组对难啃的“硬骨头”逐个逐项攻克解决,“6”项组织保障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力支撑,在7个预脱贫村实行“领导出征蹲点、干部承包推进”制,把脱贫攻坚任务细化分解到了每个人。

  从县委提出念好“提、责、明、细、深、协、联、统、补、严、赢”的“十一字经”,到“七不松、七务必、七不准、七包保”的工作要求,再到“既要坚定信心,更要鼓足勇气;既要埋头苦干,更要把牢方向;既要稳扎稳打,更要速战速决;既要‘物理变化’,更要‘化学反应’;既要同心同向,更要聚焦靶心;既要统一领导,更要压实责任;既要‘串联式’工作,更要‘并联式’推进”的七点硬要求,无一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动力。

  紧跟全省推进步伐,达日县把握步骤抓落实,先后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达日县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责任分工方案(2018年-2020年)》《达日县易地扶贫搬迁管理办法》《达日县产业扶贫项目收益管理办法》,为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真正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肩上有责任。在完善制度、严格考核的同时,每年为每个驻村工作队安排1.5万元工作经费,补齐驻村干部乡镇津贴,落实食宿等后勤保障,解决了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打不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决不收兵。”在年初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每名干部铿锵的誓言,已完全刻写在了扶贫攻坚的战斗一线。

上一篇:来了!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第二批成果公布
下一篇:张西明在果洛调研时强调: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