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县做好“加减乘除” 不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
分类:果洛新闻 久治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久治县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青海“三个最大”落到实处,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四则运算”为根本,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巩固生态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资添彩。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在体系建立上做加法。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是完善工作责任体系。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调整久治县2018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久治县自然环境保护区管理实施意见》,明确了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制定《久治县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和任务分解细化到各乡镇、各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党政同责、归属明晰、权责一致”的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制度保障体系。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制定出台了《久治县2018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久治县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久治县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理可寻、有法可解,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三是落实责任追责体系。严格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青海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果洛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党内法规,制定出台了《久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加大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力度,累计追责问责6人,其中诫勉谈话4人、通报批评2人;涉及县级干部1人,科级干部5人。

  以问题整改为导向,在整改销号上做减法。涉及上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问题4个,交办信访案件2件,均已全部办结销号。针对“党委政府在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认识上存在偏差”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通过县委常委会、县委中心组学习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等形式,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文件,尤其是通过研讨学习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通报的教训,不断厚植生态保护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针对“在自然保护区内规划年保玉则等旅游景区”的问题。经与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调,已停止实施《青藏高原大年保玉则国际生态旅游圈总体规划》《青海年保玉则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两项规划。涉及我县的年保玉则8处核心区、3处缓冲区旅游项目全部停止实施,并于2018年4月10日关停了年保玉则旅游景区,停止了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的一切对外旅游经营活动。针对“年保玉则保护区内违规开发旅游活动”的问题。将原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调整为年保玉则景区保护管理局、林业管护站、湿地保护站、野生动物保护站及三江源森林公安年保玉则分局派出所等5家单位的综合办公服务用房。游客集散中心调整为生态地质保护站,各部门办公用房均已挂牌。景区内木栈道已于2018年6月12日拆除完毕,帐篷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已全面拆除完成,拆除完成后进行了植被恢复工作。针对“年保玉则保护区实施旅游开发、新建旅游公路”的问题。经调查核实,并非修建旅游公路,也未实施旅游开发,公路为乡村公路通畅工程,仅在原有路基基础上进行了改建,对取料点、路边坑道进行平整恢复,并对俄姆措至多木塔公路非法取料相关施工企业处以罚金3.92万元。针对“哇尔依乡河道采砂”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拆除了采挖设备,对场地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对施工企业处以罚金2.7万元,并对未实施有效监管的哇尔依乡政府、县国土局、交通局、扶贫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责。针对“质检部门违规新注册燃煤小锅炉”的问题,已于2018年6月将涉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台账内7台锅炉及台账外3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拆除并及时进行消号处理。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做好全县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煤改电)进程。目前,正在积极协调省州相关部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计划10月底完成锅炉改造。

  以担当履职为己任,在综合治理上做乘法。上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启动以来,全县坚持“生态报国、绿色感恩”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生态大脑”,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理念已根植于久治干部群众心中,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生态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空前提高,我县整体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具体表现在:一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氛围更加浓厚。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做到“逢会必讲、逢事必谈”,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群众团体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价值观教育,不断培育全县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扩大公众参与,全社会关注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日益浓厚。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围绕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场标志性战役,集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性措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以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州前列;水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全县境内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三是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成效更加显著。坚持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为突破口,对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整改落实。不断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改进资金发放方式,生态奖补政策的导向效应逐步凸显,基本形成了“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和纵到底、横到边的网格化生态管护格局,不断开创了我县绿色发展的新局面。四是生态环保领域改革更加深入。按照党政机构改革统一安排部署,新组建成立生态环境局,管理体制调整更加优化。全县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红线,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动相邻兄弟县开展辖区长江支流联防联控工作。五是牧区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牧区环境综合整治,注重抓好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处置,全面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和新城区输水管网配套改造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日处理生活污水480吨;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初步实现全县牧区环境整治长效化常态化管理。

  以贯彻落实为动力,在理念践行上做除法。全县上下深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战略。一是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紧紧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目标,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高原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六项工程”,先后整合各类资金3152.7万元,建成生态畜牧业牦牛养殖基地8个,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牧户+基地”的产业化链条。通过试点摸索,2017年在索乎日麻乡建设有机肥加工厂,有效解决了养殖场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投资1700万元正在实施久治县有机肥厂建设项目。二是落实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积极落实草补林改生态保护奖补机制,多元化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日益完善。累计发放生态奖补资金38420万元,全县落实997.9万亩草场补助,落实天然林资源管护面积84.04万亩和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护面积185.94万亩。划定大渡河源头水源涵养,三江源草甸湿地,黄河源头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4条生态红线,红线面积5182.7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2.55%。组织实施三江源二期保护建设项目8项,总投资3043万元,共治理黑土滩13.55万亩、鼠虫害防治7万亩、湿地保护16.6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人工造林2000亩,苗圃建设380亩,完成轮(休)牧面积85万亩。大力开展减畜出栏,草畜平衡,当前全县草场额定载畜110.11万羊单位,实际载畜93.78万羊单位,做到了草蓄平衡。全面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确定了河湖名录,细化了河湖管护责任,分级分段明确了河湖水质及水域岸线管护责任范围。全县设置县级河长8名、乡镇河长12名、村级河长22名。三是深入开展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深入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4个,正在实施2个。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投资1254.6万元新建改建厕所1088座。投资1178.41万元,开展年保玉则帐篷营地拆除及植被恢复,环境监测,污染源普查,污水处理厂第三方运营及道路、县城、乡镇周边重点部位环境整治。累计投资2081.42万元,完成苗木栽植150.285万株。累计投入资金2303万元,建成县城及2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对我县16家医疗废弃物产生单位、23家废机油产生单位全部纳入青海省危险废物管理系统,将收集的医疗废弃物统一运往州医废处置中心进行无害化清理,回收商户废机油等危险废物6240升;全县10家加油站中关停手续不齐全的2家,8家完成油气回收改造并通过县级验收并全部实现国V车用汽柴油供应。

上一篇:果洛州狠抓落实持续打好“五场战役”
下一篇: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青海省第10批群众信访举报材料30件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