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 实现绿色崛起
分类:果洛新闻 果洛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青期间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文稿资料

  玛沁县立足新起点,通过“抓党建、转思路、抓建设、强项目、齐动员”五项举措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抓党建,凝聚绿色发展共识。立足县情实际,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过程,着力探索构建基层党建与绿色发展“双赢”新格局。以党建为统领,以“十化党建”“双联共建”为抓手,下非常之功、用非常之策,充分发挥党建优势、激发干群斗志,举全县之力抓党建促环保,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开展“晒成绩、亮承诺、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基层党建巡回工作制度为抓手,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绿色发展信念,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抓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强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坚定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玛沁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层层传导压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到实处。目前,建立健全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8个、三级网格39个,实现了对辖区环境区域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投资6023.27万元精心组织实施三江源二期工程、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确保退牧还草、黑土滩治理、鼠虫害防治项目取得实际成效。继续实施高原城镇绿化示范等工程,积极推进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在巩固好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制工作中期评估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实“河湖长制”责任落实,深入推进“一河(湖)一策”防护治理工作在玛沁落到实处。目前累计巡河117次,县级河(湖)长巡查54次。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以污染减排为主线,以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大污染整治力度,推进水源地治理工程。截止目前,水质监测均达到Ⅱ类以上,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达标率为100%;以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全域无垃圾”、“厕所革命”等工作为抓手,下大力气整治县域环境卫生,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目前累计清理垃圾320余吨,镇区机械化清扫作业率达90%。

  转思路,谋划绿色发展之路。依托草场丰富、绿色资源富集,生态资产巨大的生态实际,以“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来谋划和审视玛沁发展,将生态保护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培育高原特色产业纳入县委“1357”发展思路,先后编制《玛沁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和《阿尼玛卿国家地质公园》等一批规划和方案,并相继获得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批复,为玛沁县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抢占先机、积累经验,提供强力支撑。

  强项目,培育绿色优势产业。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实践,以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为重点,算绿色账、走绿色路、打绿色牌。“生态+特色产业”。着力推进特色产业谋划,大力实施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产业化“六项工程”,目前,全县已组建35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62个牧民专业合作社,建成牦奶牛养殖基地16个,白藏养养殖基地3个,现代牧业示范点和先导牧业示范点各1个。“生态+旅游产业”。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资源,探索实施具有玛沁特色的“旅游+”战略,鼓励引导农牧民通过开办“牧人之家”“藏家乐”等旅游新业态,更好地将生态潜力转化为绿色财富“蛋糕”,使生态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筹备民族团结杯2019阿尼玛卿高原国际越野挑战赛,探索打造出“文化+赛事+旅游”模式的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效益逐步显现。截止目前,共接待游客9.1万余人,实现旅游总收入6762.2万元,文化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8.76万元。“生态+互联网产业”。在全州率先开展电子商务工作,县乡村三级12个服务站点建成投入运营,在京东、淘宝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设立“玛沁特色馆”,“玛卿白藏羊”“阿尼玛卿雪山•冬虫夏草”等本地农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推广的“互联网+牧业”发展模式。

  齐动员,共建绿色美好家园。以建设美丽玛沁,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坚持环保宣传先行,充分发挥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努力营造“人人关注生态、人人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结合“6•5世界环境日”,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牧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深化环保政务公开,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不断提高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率。落实生态管护员1795名形成了农牧民发挥主体作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获得稳定收益的良性循环机制。继续支持和组织环保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引导公众和社会团体有序地参与环境保护。

上一篇: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我省第4批群众信访举报材料56件
下一篇:班玛县“生态检察”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